您所在位置: 首页 »县市动态»正文

福建首条“乡村文物径”将现永春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6-06

外碧村,位于永春县东关镇的东南角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碧溪穿村而过。与很多傍溪而建的乡村一样,外碧村既有迤逦的自然风光,也有渡口、村庙、祠堂等文化景观。这些散落各处的风景,该如何有效地串联起来,既唤起乡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又吸引城里人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呢?

“碧溪谣”乡村文物径——外碧人寻到这一稍显陌生又新鲜的建设方式。“文物径就是将分散于乡村不同角落、资质又达不到省市保护级别的文物点,像珍珠一样串连起来,让乡村游既有历史的纵深,又能放纵山野。”在永春县东关镇外碧村,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宗教人类学者、该村乡贤陈进国博士正与乡亲们筹划打造福建第一条乡村文物径。

内外合力 开步走

“营造乡村文物径,是闽南文化遗产的一种创造性保护,是提升美丽乡村精神家园的创新举措。外碧村资源很丰富,值得好好作文章。”5月18日,福州大学建筑学院季宏博士率队到外碧村考察后,这样评价。

得到专家的认可,热心乡村公益文化建设的乡贤陈剑虎、陈天生、陈忠健等人更加信心百倍,他们说:“为了积极响应永春县政府建设‘美丽乡村·精神家园’的号召,塑造美丽乡村的‘民魂’内涵,我们外碧村决定多方筹集资金,整合村落的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闽台歌谣童谣路,积极筹建闽省首条‘碧溪谣’乡村文物径,留住文化乡愁,推动‘乡村善治’。”

身处学术中心的陈进国出思路,参与和主持多地乡村建设的季宏等人出规划,有热情有能力的当地乡贤陈剑虎、陈天生等人主实施,“碧溪谣”乡村文物径水到渠成开步走。

官民同心 齐步走

为了保护山美水库上游的自然生态,永春县非常重视水利景观的建设。外碧村所在的碧溪正被纳入河道整治计划中。上世纪60至70年代,外碧村因兴建小水电站,河滩变草,活化堤坝、恢复河道生机是当务之急。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我们村还有相当丰富的人文资源——连结第一代海神通远王昭惠庙的千年古官道、分灵自宝岛台湾的开永妈祖庙、明代书法家颜廷榘的榜书——永春第一绝摩崖石刻、明代进士兄弟(李开芳李开藻)开基祠堂、东西大桥古窑址、明代抗倭英雄李碧溪后裔的坑尾祖祠和汤洋抗倭古寨、明代万历皇帝敕封的李氏节妇坊、华侨古厝——田中福安堂、马来西亚著名侨领李深静博士的祖厝、龙门滩四级水电站……”陈剑虎说,希望传统文化得到创新性的保护与传承。

“‘香港文物径’建设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台湾澎湖百年古村落——西屿乡二坎村在社区营造时,把耳熟能详的闽台俗语写在外墙上,也让人印象深刻。”陈进国说。

闽台民谣 欢声走

碧溪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处,是山海交汇之地,几百年来,各种文化在此碰撞,形成独特的积淀。作为民俗学者,早在两年前,陈进国就已发动村民着手收集散落于碧溪流域的各种文史资料,以便建设乡土记忆馆。

“没想到,我们找到了民国时期学者整理的几百首闽台歌谣、童谣。这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大家都很兴奋。”外碧人希望做好专家指导、反复论证的整体规划,大家众筹,发动热爱闽台民谣歌谣的爱心人士,人人认捐一块民谣石头。

泉州市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主任龚勤勤也是泉州著名的民谣歌谣专家,多年一直关注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保护。他说:“外碧村打造以闽台的民谣、歌谣、童谣为金线,串起乡村文物径和千年古官道的创新思路,令人赞叹。”

乡村记忆 踏实走

“我们村的田中聚落正是联接永南交界的五台乐山昭惠庙的‘千年古官道’必经之路。”据陈进国考证,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4年)冬,著名理学家朱熹(任泉州同安主簿)路过这道古官石道并赋诗;民国版《永春县志》也记载有明代修乡村道路的史迹:“永春从前诸通行大路皆以石叠成,出自明时里乡李开芳、开藻兄弟。”

如今,在这条官马古道边,外碧人正在建设的“乡土记忆馆”,将闽台丰富的歌谣、童谣,每一首都用石头打造起来,摆在乡村文物径和碧溪畔的小道上,串起美丽乡村建设的金线。“这也正是响应县政府塑造‘民魂’的最好方式。”陈剑虎说他们将先筹备“碧溪谣社区发展协会”,把外出和本地的乡贤力量结成一股绳,共同打造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美丽乡村梦”。

不久的将来,外碧村用“碧溪谣”串起的乡村文物径,将是一道颇有乡愁味的美丽乡村景观。 (梁白瑜 陈天生)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